close
流星雨預報技術在國內是不是有提升?或甚至根本無人在進行相關研究,昨天晚上入睡前在阿良家帶著微醺感入睡前反覆思量著....懷疑的態度只是開始,必需要進一步努力才可能解決問題,所以今天努力大搜查。

懷疑更加確定,國內的預報消息很可能只是翻譯、轉載自國外的消息報導,並且簡單換算地域與時差後的推算。我追到
MEO這一個NASA旗下的單位,才相信了可能的技術提昇。
 
來說個簡單故事:
傳統流星預報,就是好不容易把「慧星」的觀測詳盡記錄後,記住它的軌道,然後利用軌道推算的方法估計地球何時重回此處,然後剩下的就碰運氣了。這樣估計的好處是簡單方便也還算合理,缺點是對於心急的人類來說,這就一點也不敷使用了。
 
誰是心急的人類呢?
 
有人造衛星公司、太空科技公司,他們怕機器被砸碎、砸壞或怎麼了,失之毫釐差之千里,產物保險公司承保這些太空怪喀的生意,也是常要嚇得心驚膽跳,怎能不急?
 
還有那年輕要去約會的,偷偷的激情私會不過那短暫幾個小時,如果需要一點美麗流星當作刺激的前戲或浪漫氣氛的營造,那萬一萬事具備、只欠流星,不氣炸才怪。還有那些天文攝影狂吧,許多同好都是肩負腳架與被老婆痛罵的風險半夜外出的,承擔著偷腥的可能懷疑,如果沒拍到一點證實自己清白的證據,回家也是另一場百口莫辯啦~
 
既然地上有這樣多心急的人,科學家就應當自立自強,提昇自己的預報水平,讓時間地點的準確率提升,可惜少有人可以做到。新一代的預報技術需要哪一些突破性的作法呢?
 
我想到幾點:
1.需要更新的觀測技術或方法,去把靠近地球軌道上的東西「看一看」「數一數」,還要能測得他們得質量或體積或數量最好,這種挑戰近似於橫度日月潭游泳時,你問我「日月潭裡有幾條魚」一樣難答,或者老劉騎單車上班時,你問他一路上你壓到了幾隻螞蟻一樣難算,誰能說得準呢?又誰說的算呢?
 
2.一個慧星飄過後,它在軌道上殘留下的東西究竟有多少?又是否因為本身的脫逸速度的差異而以不同快慢飄散至不同角落?靜態估算已經困難了,更何況動態估計的難度。
 
光是這兩點就夠讓人頭痛的了。加入天文研究的新一代年輕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?即便儀器設計了,方法突破了,你可知道最大的另一個問題是「宇宙實在是太寬廣了」,似乎誰都不知道這一個湖泊之外的下一條河川裡又將出現什麼,或大海裡又存在著什麼。
 
「以管窺天」這句成語說得很真實~其實天文研究除了以管窺天之外,又能幹些什麼事呢?其實一點也急不得,只能一點一滴地做下去囉。
 
PS:記2008年等「英仙座流星雨」~「槓龜心情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arth007 的頭像
    earth007

    盆地日記

    earth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